每 逢過年,總有人要煩惱年菜,現代人的年菜多是大魚大肉或者各地傳統的風俗年菜,但你有想過皇上過年都吃些什麼嗎?
從現存的清宮檔案與皇室中人留下的筆記食譜看來,其實皇宮的年菜用料不大使用什麼豹胎熊掌之類的珍饈,一等的高貴食材主要就是燕窩魚翅海參,但其他都是尋常的雞鴨、野雞、豬、羊、大蝦與河鮮,我們常吃的蘿蔔、菠菜、木耳之類的蔬菜也是御膳桌的常客,甚至尋常人家的醃菜、饅頭、餑餑、火燒等食物,也會出現在膳桌上,只是作法當然更為精緻、擺盤上也更為用心,像是以燕窩在菜餚上排出好口彩,如慶賀新年、福壽萬代等,雖只是擺設用也夠奢華了。

清宮對於家法祖制格外看重,努爾哈赤、康熙、乾隆等大皇帝們留下來的典範,代代相傳也以菜餚的方式重現在後代皇帝們的餐桌上。滿人稱呼努爾哈赤為老汗王,傳說他殺孽甚重,晚年頗為懺悔,為贖罪愆,於是留下了過年得吃素餃子的規矩,清宮常見的內餡是長壽菜(馬齒莧)、金針、木耳、蘑菇、筍絲、麵筋攪拌而成,這些餡料不大出水而且滋味濃厚,做成素餃確實合適。此外,一般旗人家常見的糖醋辣白菜,在清宮過年前也會做。冬季的白菜切大塊後瀝乾、辣椒切絲,大火燒熱炒鍋後陸續加入香油、白菜,白菜炒軟後再加入醬油、醋與白糖調味,最後加入辣椒絲拌炒入味後,就可以盛盤,在過年濃厚的葷食中多一樣爽辣的白菜,既是一種調劑,也是不忘滿洲根本的表現。

過年時的北京十分寒冷,火鍋當然是少不了的,說來或許北方的讀者會覺得特別親切,因為清宮裡的皇上娘娘們也跟各位一樣愛吃涮羊肉,只是湯底用簡單的雪裡紅與豬油打底,先下薄切的羊腿肉,涮出肉味後再下酸菜絲、凍豆腐。大家或許會想,皇上就吃這個?難道不吃點山珍海味嗎?在滿人入關後,清宮的飲食也確實受了山東與南方的影響,因此產生了滋味豐富的什錦火鍋,這鍋做起來不出奇,但是備料很是繁瑣,雞肉與豬腰子燙過血水、切片,泡發的海參與蝦子切塊,炸豬肉丸子,竹筍、口蘑、火腿切片,白菜切條,蔥薑切絲,接著把順序反過來,蔥薑墊底,接著放蔬菜與肉類,最後加入高湯後加熱就可以上菜。

除了火鍋,清宮也有不少炒菜,這類的技術就顯然受到魯菜的影響,例如一味在檔案中被稱為木樨菜或苜蓿菜的,其實就是常見的木須菜,只是名為木樨,就是要把雞蛋炒得細碎如桂花才算數。

如此說來,清宮的菜看來沒什麼技術活?其實不然,為了怕皇上噎著刺著,大部分的肉品都會踢刺挽骨,紅燒肉或燒肘子也都是炸過再蒸煮,要如何做到入口綿軟不膩,全憑大師傅的本事與時間。在盛清之時,乾隆下江南時愛上了蘇州菜,將名廚張東官等人帶回北京,由此也將蘇州菜帶入了御膳譜系,其中的肥雞火燻白菜就是乾隆百吃不厭的心頭好,這得先把雞以醬油、米酒、白糖、花椒、八角等調料燉熟後,再以糖與酒燻製,最後取下最好的部分拆成雞絲。接著在以豬油把白菜燒軟,另起一鍋放入蔥絲薑末爆香,再加醬油、酒、白糖跟少許的水煮開,最後放入白菜與雞絲煨熟,經過幾小時又燉又燻又炒又煨,將豬油白菜濃郁、雞絲煙香匯於一碗,這樣的功夫菜也才能得到乾隆的青睞。
你家的年菜會吃什麼呢?過年在家無事,不妨也試作幾樣清宮年菜,一邊做、一邊吃、一邊講吧!